• 回复
  • 收藏

人到中年:不着急,不自弃,不苟同

无懈可击   论坛守护神 楼主 2023-8-8 08:47:4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

中年是人生的分水岭,要经营得好,需时时自省、坚守初心,具备沉着、坚韧和自我,不为世俗所动。

要点

  • 🛤️ 不着急是智慧
    • 越急躁,越难保持冷静,中年更需沉稳处事。
    • 高适领兵出击前拖延时间,吸取前人经验,最终获得胜利。
  • 🌱 坚守初心
    • 宋濂落第多次,但始终坚持进修,50岁得以一展抱负。
    • 中年阶段,坚持不弃,责任与坚韧共存。
  • 🌄 克服困境
    • 生活变幻莫测,坚持不屈,才能迎接挑战。
    • 肩负责任,坚守意愿,终将走出困境。
  • 🚶 不随波逐流
    • 拒绝盲从众人,坚守独立立场,有智慧的表现。
    • 中年后更需明白遵循本心的重要性。
  • 🌟 精神的富足
    • 遵循自我,不迷失,是精神富足的表现。
    • 理智的清醒带来内在强大与满足。
  • 🧭 三不原则
    • 不急躁,保持冷静。
    • 不放弃,坚韧前行。
    • 不苟同,保持初心。
  • 🌈 经营中年
    • 中年需认识人生、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享受生活。
听过这样一句话:

“人到中年,活的其实已经不是日子,而是与自我较量后的醒悟。”

人生过半,走过曲直坎坷,尝遍世间百味,才发现所谓平静淡然,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格局。

想达到这种境界,你就得学会:遇事不急,难事不弃,常事坚守。

不着急

听过这样一段话:

“你为什么不快乐?因为你太着急了。

读一本书就想变得深刻;跑一次步就想马上瘦下来;

发一条消息就想即刻得到回复。”

越着急,越沉不住气;越着急,人生越混乱。

中年以后尤为如此。

真正聪明的人都知道,这世上有很多事是急不来的。

因为该你走的路,一步都不会少;该你付出的时间,一点也不会缺。

最近火热上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主人公高适的经历,又何尝不是我们普通人的缩影?

年少时满腔抱负,却怀才不遇,一次次经受挫败和失望。

眼看着身边人一个个功成名就,他却安心扛起锄头,在商丘梁园家里种地、苦读。

因为他知道,不被命运青睐的人,唯有脚踏实地,才能等到属于自己的时机。

其中有一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

高适领兵退守云山城时,朝廷已被吐蕃军围困了三个多月。

皇上派身边的亲信程公公去向高适求援,希望高适能出兵解围。

谁料高适却按兵不动,不仅如此,他还趁程公公抵达营帐之前,有意割伤脖子,假装受伤无法带兵。

高适越是云淡风轻,程公公就越发坐立不安。

几经催促,高适才终于起身准备出发。

临行前,程公公问他为何这般沉得住气?

高适说:

“人生暮年,急中出错。”

原来他当年跟着哥舒翰四处征战,早已见惯了战场上因一时冲动而伤亡惨重的现象。

他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不想重蹈覆辙,故而拖延出兵的时间。

拖延的这些时间,不仅可以让士兵们调整休息,还能以假乱真让敌军放松戒备。

等他们上当受骗、放松警惕时,再全军出击一举歼灭。

有句话说:

“所有我们完成的美好事物,没有一件是可以迅速做成的。”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懂得持稳沉重,不会轻易被眼前一时的利弊得失蒙蔽理智。

而这份不着急的背后,不仅有顺其自然的淡定,还有厚积薄发的沉淀。

静下来,稳住自己,你就赢了。



不自弃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提起《送东阳马生序》,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但写下这篇千古名作的宋濂,他的人生经历却鲜为人知。

宋濂出生于贫寒之家,且年幼多病。

但他异常聪慧好学,小小年纪便能诗善文。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科举入仕,在仕途中施展抱负,为国家尽忠效力。

可惜天不遂人愿,即使才华横溢如他,也没能在考试中一举成名。

从23岁到39岁,十六年间他持续不断地奔波于考场,却每每落第。

如若换做旁人,或许早在第一次落榜的时候就自暴自弃,不再流连仕途了。

可宋濂却没有,他从始至终都目标坚定。

考试不成,他就去江南执教,潜心修炼自己。

终于,上天不负有心人。

50岁那年宋濂被当朝者朱元璋看见并颇受其赏识,随后追随朱元璋入朝为官,成就了一番事业。

有句话说: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

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步入中年的关口,没有谁的日子是永远岁月静好的。

生活总会以你想象不到的方式,带给你诸多刁难,让你陷入绝境。

你倚仗生存的工作,也许某天突然接到裁员的通知;

你省吃俭用维持一家老小的开销,可能父母一场大病,积蓄便所剩无几……

你也想躺平摆烂,可身后有那么多人需要你,你也只能咬牙坚持,不敢自暴自弃。

到了一定年纪,肩膀上有了重担,坚持就不再只是个人的意愿,而是一种责任。

杭州灵隐寺有这样一副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世事不如意者常八九,唯有坚持不弃,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当苦尽甘来的那天,你所吃过的苦、受过的伤,都会成为你的勋章,照亮你的人生。



不苟同

有句话说:

“其实最可悲的就是,为了追随别人的脚步,一味地改变自己。

到了最后,做不成别人,也再也找不回自己。”

现实中多的是这样的事例:

看见别人辞职去创业,自己马上提交离职报告

看见别人携家带口去旅行,自己也不管不顾地追随;

看见别人买豪车买大平层,自己砸锅卖铁也要效仿。

看似合群狂欢,实际上却“遍体鳞伤”。

罗翔老师说过:

“真正的勇敢是一种坚持。”

坚持自我、坚守初心、坚定信念。

喧嚣任其喧嚣,自有我自为之。

人生过半,理应修一颗坚韧且不忘初衷的心,不轻易为世俗所牵动影响。

苏轼在凤翔担任签书判官期间,当地有一种习俗,就是后世子侄之辈会邀请成名的大家为其先人撰写墓志铭。

墓志铭虽是赞颂缅怀亡故者,却多为陈词滥调,且大多言不由衷,更无实际价值。

很多名家虽不喜,却难以推辞,因为这是他们入仕社交应酬不可避免的一环。

苏轼却不然,他对自己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坚决不写这一类的文章。

即使是王公贵人相求,他也毫不犹豫地拒绝。

有句话说:

“俗人才会盲目从众,智者永远不会随波逐流。”

的确,世事越是纷扰,越要坚守自身的立场。

只要内心足够丰盈,独行亦可如众。

就像梭罗,在人人都热衷于追求财富,寻求身外之物的年代,他却毅然归隐走向大自然。

天地浩荡间,他偏安一隅,向内探寻自省,从而写出著作《瓦尔登湖》。

真正有智慧的人,从来不畏惧孤独,只怕因从众而丢失自己。

毕竟如果连自我都丧失了,便难再把握对人生的节奏。

尤其是中年之后,历经世间沉浮,更应该明白,遵循本心、忠于自己有多重要。

这不仅仅是理智上的清醒,更是精神上的富足和强大。



中年是人生的分水岭,悲苦或蜜,全凭经营。

想要经营得好,在暗流汹涌的岁月中乘风破浪,轻舟越重山,就要时时自省自悟、恪守己心。

更要坚持这“三不原则”:

不管事态多严重,都沉心静气不着急。

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自暴自弃。

不管周遭如何嘈杂,都坚持初心不苟同。

正如梁实秋所言:

“中年的妙趣在于认识人生,认识自己;

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参与人数 2宝石 +2 收起 理由
开心星开 + 1 赞一个!
飒爽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6)

qsmol02   发帖之星 2023-8-8 08:48: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人到中年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qsmol02 说:“《史记·货殖列传》有云:贵弃如粪土,贱取如珠宝。这将所有交易的买卖点,解释的非常清楚:货物贵时就要及时卖出,视如粪土;货物贱时就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 qsmol02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vcgegu   世界首富 2023-8-8 08:48:3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负重前行
参与人数 2宝石 +3 收起 理由
无懈可击 + 1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kurama1412   世界首富 2023-8-8 08:50: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人到中年:不着急,不自弃,不苟同
参与人数 2宝石 +2 收起 理由
无懈可击 + 1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字塔   世界首富 2023-8-8 09:53:3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苟同苟同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u4747   金融大鳄 2023-8-8 11:46: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了解一下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无懈可击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2023-8-8 14:41:5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持初心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无懈可击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4

粉丝702

帖子11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