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健康养生】这些冬季“养肺秘籍” ,你知道几个?

携手共进   论坛守护神 楼主 2023-11-26 16:21:3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肺为“人之气本”,既主呼吸之气,又主一身之气,与人体气的生成和运行关系密切,为体内外清气、浊气交换的通道,可辅助主血脉的心脏行血而贯通血脉。“肺为娇脏”,最为怕冷,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脉又起于中焦胃腑。因此天凉气寒,无论是受冻受凉,还是饮食生冷,都很容易伤肺,引起感冒、咳嗽、气喘等疾病。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身边感冒咳嗽的人特别多,有的病情严重的发展到了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病人群也不仅局限于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就连不少平时身体强壮的中青年人也纷纷遭殃。


冬季3大诱因让肺很“受伤”


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也是人体最易失守的第一道防线。中医认为“肺为华盖”,也就是形容肺像雨伞一样,对其他脏腑有覆盖保护的作用。然而它又最为娇嫩,“肺开窍于鼻,主皮毛”,外界的空气通过我们的鼻子和喉咙,就直接到达肺脏了,因此外界气候变化、有害物质的侵害对肺影响很大。


尤其到了冬季,有3大诱因让肺很“受伤”。首先,冬季天气寒冷,寒气重,稍不注意就会让寒邪有机可乘,突破鼻子喉咙的黏膜,最先受到攻击的就是我们的肺脏,肺脏一旦受到侵袭,就会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病变,这也是为何冬季感冒多发。其次,此时天气冷,人们聚集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多,彼此间增加了接触的机会,同时为了防寒,室内多开空调,且门窗紧闭,环境相对封闭,空气不流通,有利于病菌的滋生和传播,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体弱人群长期在此环境中,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再加上工作繁重压力大,很多上班族由于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也就是中医常说的正气不足,感染寒邪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年养肺不只要防寒


许多人认为冬季养肺就要防寒,其实并非如此。最近呼吸道疾病患者主要以咳喘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通常出现的如打喷嚏、流鼻涕、感冒、咳嗽等风寒性症状外,这个冬季还出现了燥的特点。有的患者虽然感冒流涕,但鼻子干燥,严重的甚至出血;有的皮肤干燥,瘙痒难耐,一到夜间病情更为严重;有的感冒的同时还伴有便秘。这些症状其实与中医“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不谋而合,都是肺燥的典型表现。在治疗调补时,沿用以往温肺祛寒的方法就不适宜了,过分温补反而容易伤阴,养肺要兼顾防寒润燥。


161926u5v5e646464hhfmo.jpeg


但值得注意的是,冬季呼吸道疾病合并脾虚夹湿的患者明显偏多,许多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胀、腹泻、消化不良、舌苔腻等脾胃症状,润肺时不能一味使用偏凉的药物和食物,还要注意健脾化湿,保护脾胃。


冬季教你几招有效养肺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要先养肺,如果冬季养不好肺的话,不仅养生没有效果,还会让身体受到伤害。那么肺应该怎么养呢?


增强耐寒训练 肺最怕寒,防寒要循序渐进。民间有春捂秋冻之说,从凉爽秋季向寒冷冬季过渡期间,就要提前做好耐寒锻炼,增强人体抵抗力。对健康人群而言,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清洗鼻腔也是一种耐寒锻炼。而对于老人等抵抗力较弱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适量、合理地锻炼身体,使机体逐渐适应外面天气的冷热变化,最好在上午9~11点锻炼,帮助激发人体阳气。






生活起居

冬季节天气降温、寒流来临,风寒或寒邪等病邪,最易通过鼻腔、皮毛侵袭肺脏,寒凉饮食也常常通过胃腑与经络引起肺寒,内外互相作用,即会出现鼻塞喷嚏、咽痒咽痛、咳嗽咯痰、气喘胸闷及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肺脏与全身的病变。

因此需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加衣物,减少外出,少去人群聚集之地,出门戴口罩,同时饮食不宜太过寒凉,防止病邪入侵人体。


由于背部胸廓内有心肺等重要脏器、背部脊柱两侧有脏腑腧穴,腹部有脾胃、肠道,双脚位于下部属阴、“寒从脚下生”,因此年老体弱者应特别注意背部、腹部与双脚的保暖,如天冷要穿马甲、穿夹衣,避免赤足,爱美之人尽量不露脚踝、不露腹、不露背,即为很好的避寒养肺措施。






食疗


日常预防可用生姜、葱白、银耳、薏仁米一起熬炖并服用。生姜和葱白,味辛性温,银耳滋阴润肺,薏仁米健脾清热,能祛风散寒止咳,润肺祛燥,改善脾胃症状。具体方法是取洗净的生姜6克,葱白5克,银耳10克,薏仁米20克煮成一碗汤,一天喝上两三次,几天后就可见到明显效果。如果已经感受寒气,出现怕冷、流涕等症状,在此汤基础上加3~5克桂皮;对于老人儿童等体质差的人群,不妨加山药30克,黄芪30克;如果感冒的同时出现腹胀等症状,可以加5克陈皮同煮。


每天早晨不妨喝一碗健脾化湿粥,具体做法:取薏仁米30克,橘子皮6克,生姜3片,鸡内金6~10克,加适量水煮粥,可以健脾化湿、理气消胀。






中药熏鼻


中药熏蒸法是利用中药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患部皮肤或鼻腔等,从而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可取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5克,大枣10克,生姜3片,加适量水煎煮半小时,将药液放在胸前,保持距离在20厘米左右,用其热气熏蒸鼻腔5~10分钟,早晚各熏蒸1次,可以温通祛寒、解肌通窍,有效缓解风寒引起的流涕、打喷嚏、头痛、鼻塞等症状。






中药足浴


老人、慢性病患者体质较差,阳气不足,日常每晚可用艾叶30克、花椒5克煮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驱除体内寒气,一定程度上改善睡眠。


针对早期感冒出现鼻塞、怕冷、头痛等症状,可选用黄芪30克,生姜6克,防风10克,加适量的水煎煮泡脚,有益气、祛风、温肺的功效。如果病情发展,出现咽痛、干痒,在此基础上增加薄荷10克,板蓝根15克,菊花10克。




参与人数 2宝石 +3 收起 理由
飒爽 + 2
nwdlwnxv7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6)

fkbpdkl   论坛守护神 2023-11-26 16:22:0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泰国
多谢分享。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断进步   世界首富 2023-11-26 16:22: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健康养生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w7kk37apc3p7   活跃之星 2023-11-26 16:22: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生活常识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飒爽   论坛守护神 2023-11-26 18:22: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健康养生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断进步   世界首富 2023-11-26 18:31: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健康养生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ujlpahr   金融大鳄 2023-11-26 22:11: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健康养生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2

粉丝151

帖子47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