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今日分享~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说过:“人之所以害怕死亡,并不是 ...

fkbpdkl   论坛守护神 楼主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泰国
今日分享~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说过:“人之所以害怕死亡,并不是因为死时肉体的痛苦,

而是因为死亡意味着独一无二的自我将永远消失,陷入万劫不复的虚无,这才是最深层的恐惧。”

不得不说,王德峰教授对死亡的理解深刻而独到,字字珠玑。

深刻触及了人类共有的终极困惑,正因为如此,他的授课讲座经学生翻拍上传网络后,广泛传播,他也迅速走红,在各大平台备受推崇。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德峰教授曾在一次讲座中曾提过一个细节:有位学生问他,如果“自我”终究要消散,那现在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他沉默片刻,忽然把粉笔往空中一抛,粉尘在灯光里四散,像一场微型雪崩。

他说:“你看,粉笔终将粉碎,可它划过黑板的轨迹,已经改变了无数句子的方向。”

这段话里藏着东方哲学最隐秘的慈悲:死亡不是敌人,而是一面镜子,照出“自我”执着的虚妄。

人之所以恐惧,是因为把我当作了固化的实体,却忘了它只是关系与事件的流动集合。

就像粉笔灰的轨迹,既无固定形状,又确实改变了世界。

禅宗所谓无我,并非消灭自我,而是看到我本由万物交织而成,因此死亡不过是回归更大的整体。

因此,理解死亡,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因为读懂了死亡的本质,才能懂得好好活着,人理解了死亡,就容易确立正确的三观。

了悟了生死,便能放下执念,你会明白万物皆在流动,无一物能永驻;你会懂得人生只是一个过程。

过往终会遗忘,未来也不可预知,活好当下才最为重要。

当代人之所以忧思过度、害怕死亡,恐惧未知,其深层根源,往往正是前文所述的对固化‘自我’和物质存在的过度执着。

忽视了精神家园的建设与对生命本质的体悟。

正如王德峰教授在《寻觅意义》中,写道:“生命内部最核心的问题是安顿心灵的问题,”

唯有先培养起超越现实功利、洞察生命本质的“出世”精神境界,

方能以更从容、坚定和智慧的姿态“入世”,践行现实生活,在有限中创造无限的意义。

这便是“先出世,后入世”的根本道理。
IMG_4943.jpeg
参与人数 2宝石 +2 收起 理由
鱼羊鲜 + 1
开心星开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5)

萤火微凉浅草暖   论坛首富 1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非常好的鸡汤帖,必须予以坚决加精。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六月荷花   发帖之星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聊城
是的是的呢。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行云流水   活跃之星 1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淄博
今日分享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1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字字珠玑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半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今日分享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22

粉丝131

帖子11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