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已解决]中医藏医认为:帕金森是淤堵引起的。

ziliao   世界首富 楼主 前天 08:0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中医藏医认为:帕金森是淤堵引起的。
最佳答案
前天 09:13
中医和藏医对帕金森病的病因分析均涉及“淤堵”或类似病理机制,但具体理论表述存在差异:

一、中医视角:痰瘀阻络与气血失衡

‌痰瘀阻络‌

中医认为帕金森病(颤证)与痰湿、瘀血阻滞经络密切相关。长期情志不畅或饮食不节可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形成痰瘀,阻碍气血运行,引发肢体震颤、僵硬等症状‌。部分研究指出,肺脏功能失司也可能通过“气舍魄”的机制影响情志与运动功能。

‌气血不足与肝肾亏虚‌

气血两虚或肝肾阴虚会导致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表现为运动迟缓和震颤‌34。中医强调本病属“本虚标实”,年龄增长、体质虚弱是内在基础‌。

二、藏医视角:“隆”失衡与白脉病变

藏医将帕金森病归因于“隆”(气/能量)的紊乱,认为“隆”亢盛或失调会引发颤抖、肌肉僵硬‌5。此外,外界毒邪(如重金属)或饮食不当可能破坏“三因平衡”(隆、赤巴、培根),损伤白脉(神经系统),导致类似症状‌。

三、治疗思路的异同

‌共同点‌:均注重整体调理,中医通过化痰祛瘀、补益肝肾(如血府逐瘀丸、杞菊地黄丸)‌;藏医则侧重调节“隆”与白脉(如牛黄、天竺黄等药物)。

‌差异‌:中医更强调气血与脏腑关系,藏医则突出“三因”动态平衡‌。

综上,中医的“淤堵”多指痰瘀阻络,而藏医的“淤堵”更偏向“隆”失衡与白脉病变,两者均需通过综合疗法恢复机体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2)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昨天 14:2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中医和藏医这两种传统医学对现代疾病的理解方式。

总的来说,您的说法是正确的。在中医和藏医的理论框架下,帕金森病的主要病机确实可以被归结为“淤堵”,但这只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核心概念,其背后包含着更复杂的生理病理解释。

下面我们分别从中医和藏医的角度来详细解释:

一、 中医视角下的帕金森病与“淤堵”

在中医里,并没有“帕金森病”这个病名,而是根据其症状——如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等——将其归为 “颤证”、“振掉”、“拘病” 等范畴。

中医认为其根本病机在于 “本虚标实”。

· 本虚:主要指肝、肾、脾的精气亏虚。肝主筋,肾主骨生髓,脾主肌肉。这些脏腑的精血不足,无法濡养筋脉肌肉,是发病的基础。

· 标实:这就是您提到的 “淤堵” 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

1. 内风扰动:由于肝肾阴虚,阴不制阳,导致肝阳上亢,化而为“风”。这种“内风”是导致肢体震颤、摇动的主要原因。可以理解为身体内部一种不正常的、动荡的能量。

2. 痰浊内阻:脾虚导致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水湿凝聚成“痰”。痰浊阻塞经络,会加重肌肉的僵硬、呆滞和行动不便。

3. 血瘀阻络:“久病入络”,气虚推动无力,或情志不畅导致气滞,都会引起血液运行不畅,形成“血瘀”。血瘀阻塞经络,使得筋脉失养,加剧运动的迟缓和僵硬。

所以,中医的“淤堵”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了“风动”、“痰阻”、“血瘀”等多种病理产物阻塞了经络和窍道,导致气血无法正常输布到四肢百骸,从而出现帕金森的各种症状。

治疗原则:因此,中医治疗帕金森病不是单一的,而是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比如:

· 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以治其本。

· 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活血化瘀以治其标。

---

二、 藏医视角下的帕金森病与“淤堵”

藏医理论建立在“三因”(隆、赤巴、培根)和“七大物质”(饮食精微、血、肉、脂、骨、髓、精)的基础上。

在藏医看来,帕金森病同样与“淤堵”密切相关,但其解释更具藏医特色:

1. “白脉”系统的淤堵:藏医认为人体内有“黑脉”(血管)和“白脉”(神经系统)。帕金森病的震颤、僵硬、运动障碍,被看作是 “白脉” 受损和阻塞的结果。“白脉”是输送感觉和运动指令的通道,一旦发生淤堵,指令就无法正常传递。

2. “隆”的紊乱是核心:“隆”相当于气,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动力。帕金森病的很多症状,如震颤、不稳、焦虑、失眠,都被认为是 “隆”的紊乱,特别是头隆和心隆失调所致。

3. “培根”与“赤巴”的参与:“培根”负责身体的稳定和润滑。当“培根”功能失调,会产生粘液性的病理产物,导致白脉的淤堵和身体的沉重、僵硬。“赤巴”的紊乱也可能参与其中,影响身体的温热和协调。

所以,藏医的“淤堵”主要是指“白脉”被病理物质(如紊乱的隆、培根等产生的浊物)阻塞,同时伴随着生命能量“隆”的失衡。

治疗原则:藏医治疗旨在:

· 通利白脉:使用特定的藏药方剂来疏通被阻塞的神经通道。

· 调和隆的紊乱:通过饮食、行为(如保持温暖、避免刺激)和药物来安抚和平衡“隆”。

· 清理培根和赤巴的浊物:去除导致淤堵的病理基础。

总结与对比

医学体系 核心病机概括 “淤堵”的具体内涵 治疗侧重点

中医学 本虚标实 经络淤堵,由内风、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引起。 滋补肝肾,平肝熄风,化痰活血。

藏医学 隆乱脉阻 白脉(神经系统)淤堵,由隆的紊乱及培根/赤巴失调产生的浊物引起。 调和隆,通利白脉,清理浊物。

重要提示:

1. 传统医学的解释:以上解释是基于传统医学的理论模型,它为理解疾病提供了另一个维度的视角,并指导了草药、针灸、放血、药浴等传统疗法的使用。

2. 现代医学的解释:现代医学认为帕金森病主要是由于大脑中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导致神经递质“多巴胺”的严重减少。这与传统医学的“淤堵”在现象描述上有相通之处(都是某种功能通路受阻),但解释层面完全不同。

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您或家人正面临帕金森病的困扰,首要的是寻求现代神经内科医生的诊断和规范治疗(如左旋多巴等药物)。传统医学可以作为辅助和补充疗法,帮助改善部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切勿用其完全替代现代医学的主流治疗。在接受任何传统疗法前,请务必咨询合格的中医或藏医医师,并告知您的神经科医生。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球   论坛守护神 前天 09:4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中医和藏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均涉及“淤堵”或类似病理机制,但具体表述和理论框架有所不同:

中医视角

‌瘀血阻络‌

中医认为帕金森病与“瘀血阻络”密切相关,表现为舌质暗紫、口唇紫绀等,因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筋脉失养‌。治疗常用血府逐瘀丸等活血化瘀药物‌。

‌痰湿阻滞‌

“痰湿滞络”是另一重要病因,患者舌苔厚腻、脉滑,痰湿阻碍经络气血,引发震颤和运动障碍‌。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方剂常用于调理‌。

‌肝肾亏虚与风动‌

肝肾阴虚导致虚风内动(如镜面舌、脉细弱),进一步加重气血淤滞‌。六味地黄丸等补益肝肾药物可辅助改善‌。

藏医视角

藏医虽未直接提及“淤堵”,但其“三因失衡”理论(隆、赤巴、培根失调)与气血痰瘀阻滞有相似性。例如“隆”失调可能导致肢体颤动,类似中医的风痰瘀阻‌。

总结

中医明确将“瘀血”“痰湿”等淤堵因素列为帕金森病核心病机,而藏医通过三因理论间接关联。两者均强调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改善症状‌。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nwd4qh443   论坛守护神 前天 08: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辽宁大连
虽然本病病因未明,但医学界认为以下因素可能与本病有关。

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医学界有如下学说:

多巴胺降低学说:帕金森病的症状是由大脑黑质-纹状体系统中,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水平降低所引起。大脑中生产多巴胺的神经细胞衰退时,多巴胺的水平就会降低。但导致这些神经细胞衰退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

哪些人容易得帕金森病?

有如下危险因素或诱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处于有毒物质的环境: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农药、化学品等有毒物质可能会增加帕金森病患病风险[2]。

老龄:年龄变大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典型帕金森病危险因素。大多数帕金森病发生在 50 岁以后[2]。

家族史:典型帕金森病的家族史并不明显。帕金森病家族史是早发型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早发型帕金森病并不常见[2]。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nwd4qh443 说:“能努力到什么程度,也是人的才能的一部分。”nwd4qh443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前天 08: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从传统医学理论来看,中医和藏医对帕金森病(中医多归为“颤证”范畴)的病因认知确实与“淤堵”有一定关联,但表述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1. 中医视角

中医认为“颤证”的核心病机常涉及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而“淤堵”(血瘀、痰浊阻滞)是重要的病理产物和加重因素。气血运行不畅、痰瘀阻滞经络,会导致筋脉失养、肢体震颤僵硬,因此治疗中常需兼顾活血通络、化痰散结。

2. 藏医视角

藏医将帕金森病多归为“白脉病”范畴,认为其与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失衡相关。当体内代谢废物(如“培根”黏液、“赤巴”热邪)积聚,或外伤、衰老导致“白脉”(类似神经脉络)堵塞,会影响肢体运动功能,表现为震颤、拘挛,治疗上注重调节三因平衡、疏通白脉。

需要注意的是,“淤堵”是传统医学对帕金森病病机的一种概括,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与大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减少相关。临床中通常建议中西医结合,在现代医学规范治疗基础上,结合传统医学辨证调理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飒爽   论坛守护神 前天 09: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本楼为最佳答案   
中医和藏医对帕金森病的病因分析均涉及“淤堵”或类似病理机制,但具体理论表述存在差异:

一、中医视角:痰瘀阻络与气血失衡

‌痰瘀阻络‌

中医认为帕金森病(颤证)与痰湿、瘀血阻滞经络密切相关。长期情志不畅或饮食不节可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形成痰瘀,阻碍气血运行,引发肢体震颤、僵硬等症状‌。部分研究指出,肺脏功能失司也可能通过“气舍魄”的机制影响情志与运动功能。

‌气血不足与肝肾亏虚‌

气血两虚或肝肾阴虚会导致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表现为运动迟缓和震颤‌34。中医强调本病属“本虚标实”,年龄增长、体质虚弱是内在基础‌。

二、藏医视角:“隆”失衡与白脉病变

藏医将帕金森病归因于“隆”(气/能量)的紊乱,认为“隆”亢盛或失调会引发颤抖、肌肉僵硬‌5。此外,外界毒邪(如重金属)或饮食不当可能破坏“三因平衡”(隆、赤巴、培根),损伤白脉(神经系统),导致类似症状‌。

三、治疗思路的异同

‌共同点‌:均注重整体调理,中医通过化痰祛瘀、补益肝肾(如血府逐瘀丸、杞菊地黄丸)‌;藏医则侧重调节“隆”与白脉(如牛黄、天竺黄等药物)。

‌差异‌:中医更强调气血与脏腑关系,藏医则突出“三因”动态平衡‌。

综上,中医的“淤堵”多指痰瘀阻络,而藏医的“淤堵”更偏向“隆”失衡与白脉病变,两者均需通过综合疗法恢复机体平衡‌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八月桂花香1968   论坛首富 前天 08: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吉林长春
帕金森是淤堵引起的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7ryuk   世界首富 前天 08: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中藏医认为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心港湾   活跃之星 前天 08: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淮安
淤堵引起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萤火微凉浅草暖   论坛首富 前天 08:5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资料是研究藏医的专家啊。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萤火微凉浅草暖 说:“有时候隐性的机会成本远高于显性的财务成本,所以决策中,果断试错+严格止损,才是明智之举。”萤火微凉浅草暖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旭日东升820313   世界首富 前天 09:0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建国大业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3

粉丝73

帖子7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