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看到老人倒下,到底是扶好还是不扶好?

我心中你最重   活跃之星 楼主 8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看到老人倒下,到底是扶好还是不扶好?
[发帖际遇]: 莫泊桑对我心中你最重 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心中你最重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2)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8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看到老人倒下,优先选择“科学帮扶+留证”,而非简单的“扶或不扶”,核心是既避免老人二次伤害,也保护自己免受误解。

正确的处理步骤建议如下:

1. 先观察再行动:不要立刻上前搀扶,先观察老人意识(呼喊是否有回应)和身体状态(是否有外伤、抽搐)。若老人有明显骨折或疑似中风(如口角歪斜),盲目搀扶可能加重损伤。



2. 及时呼救与求助:大声呼喊“有人晕倒了,麻烦帮忙打120”,让周围人见证并参与,同时可请他人用手机录制视频,记录现场情况(避免后期纠纷)。



3. 必要时专业施救:若老人无意识、无呼吸,立即在他人协助下进行心肺复苏(CPR),并等待急救人员到场;若老人意识清醒,可在其指导下缓慢协助坐起或躺下,全程保持沟通,告知已联系急救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8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遇到老人倒下,优先选择“科学帮扶”而非简单的“扶或不扶”,核心是在保护自身的同时避免对老人造成二次伤害。

正确处理步骤建议如下:

1. 确保现场安全:快速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自身和老人受到二次危险(如交通、高空坠物等),并示意周围人注意。

2. 初步判断情况:不要急于扶起,先轻声呼喊老人,观察其意识、呼吸和面色。

◦ 若老人意识清醒、无明显外伤,可询问其身体状况,在老人同意的情况下,协助其缓慢坐起或躺下休息,并联系家属或拨打120。

◦ 若老人意识模糊、无呼吸/呼吸微弱,立即拨打120,并在急救电话指导下,对其进行心肺复苏(CPR),同时让周围人寻找附近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 若老人有明显外伤(如骨折、出血) ,不要随意搬动,避免加重损伤,应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处理。

3. 保留证据:可请周围目击者留下联系方式,或用手机记录现场情况(如老人倒地姿势、周围环境),避免后续纠纷。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yuedi259   超级富豪 7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还是抉好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高通LTE技术   论坛守护神 7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黄冈
遇到老人倒下,优先选择“科学帮扶”而非简单的“扶或不扶”,核心是在保护自身的同时避免对老人造成二次伤害。

正确处理步骤建议如下:

1. 确保现场安全:快速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自身和老人受到二次危险(如交通、高空坠物等),并示意周围人注意。

2. 初步判断情况:不要急于扶起,先轻声呼喊老人,观察其意识、呼吸和面色。

◦ 若老人意识清醒、无明显外伤,可询问其身体状况,在老人同意的情况下,协助其缓慢坐起或躺下休息,并联系家属或拨打120。

◦ 若老人意识模糊、无呼吸/呼吸微弱,立即拨打120,并在急救电话指导下,对其进行心肺复苏(CPR),同时让周围人寻找附近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 若老人有明显外伤(如骨折、出血) ,不要随意搬动,避免加重损伤,应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处理。

3. 保留证据:可请周围目击者留下联系方式,或用手机记录现场情况(如老人倒地姿势、周围环境),避免后续纠纷。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飒爽   论坛守护神 7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如果你身边有老人摔倒了,你是扶还是不扶?

首先我们肯定是要扶的,毕竟是老人摔倒了,而且如果你不扶他的话,他可能会有什么生命危险,这就会导致明明可以解救的人而失。

遇到老人摔倒的情况,需要谨慎处理。以下是具体建议:

‌优先确保安全‌:

先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如车辆、湿滑地面等)

询问老人意识是否清醒:"老人家您能听到我说话吗?需要帮助吗?"

‌科学施救‌:

非专业人员不要随意移动伤者,特别是怀疑骨折时

可帮助拨打120/110,说明具体位置和伤情

如有急救知识可进行必要处理

‌自我保护‌:

建议寻找目击证人共同协助

用手机记录现场情况(注意保护隐私)

公共场所可联系工作人员到场

‌法律保障‌:

我国《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多地已出台好人法保护施救者

‌特殊情况处理‌:

若老人明确拒绝帮助,应尊重其意愿

可联系其家属或社区工作人员

建议平时学习些急救知识(如红十字会课程),这样遇到突发情况时能更专业地提供帮助。社会的温暖需要每个人的善意,但也要用智慧的方式传递这份善意。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喜大普奔   论坛守护神 7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看到老人倒下,是否扶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谨慎判断,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供参考:

1. 先判断意识状态

意识清醒:若老人能清晰应答、有眼神交流,可询问其身体状况,如是否有疼痛、头晕等。若老人表示无明显不适,可协助其缓慢起身,但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拉扯。

意识不清:若老人无应答、眼神呆滞或出现抽搐、呕吐等症状,切勿随意扶起。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保持老人呼吸道通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等待专业人员处理。

2. 观察身体状况

有外伤或疑似骨折:若老人肢体肿胀、畸形、疼痛明显,或腰部、颈部活动受限,可能存在骨折或脊柱损伤。此时应避免移动老人,以免加重伤情,需原地等待急救人员进行专业处理。

疑似脑血管意外:若老人出现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可能是脑卒中,应让老人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并立即呼叫急救。

3. 注意自我保护

保留证据:若担心被误解,可使用手机记录现场情况(如老人倒地状态、周围环境等),但不要因拍照而延误救助时机。

寻求证人:若有其他路人,可请他们帮忙作证,或请附近商家、保安等协助。

总结:扶与不扶的核心原则是确保老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若无法判断老人伤情,或自身缺乏急救知识,建议优先拨打120,并在专业指导下协助老人。同时,社会应通过法律保障、宣传教育等方式,减少“扶老人被讹诈”等事件的发生,让善意能更放心地传递。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qsmol02   发帖之星 7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看到老人倒下,优先选择“科学帮扶+留证”,而非简单的“扶或不扶”,核心是既避免老人二次伤害,也保护自己免受误解。
[发帖际遇]: 胡雪岩对qsmol02说:“做任何事情,重要的是眼光。眼光能看到一省,自然能做一省生意;眼光能看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qsmol02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4qh443   论坛守护神 6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辽宁大连
遇到老人倒下,优先选择“科学帮扶”而非简单的“扶或不扶”,核心是在保护自身的同时避免对老人造成二次伤害。

正确处理步骤建议如下:

1. 确保现场安全:快速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自身和老人受到二次危险(如交通、高空坠物等),并示意周围人注意。

2. 初步判断情况:不要急于扶起,先轻声呼喊老人,观察其意识、呼吸和面色。

◦ 若老人意识清醒、无明显外伤,可询问其身体状况,在老人同意的情况下,协助其缓慢坐起或躺下休息,并联系家属或拨打120。

◦ 若老人意识模糊、无呼吸/呼吸微弱,立即拨打120,并在急救电话指导下,对其进行心肺复苏(CPR),同时让周围人寻找附近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 若老人有明显外伤(如骨折、出血) ,不要随意搬动,避免加重损伤,应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处理。

3. 保留证据:可请周围目击者留下联系方式,或用手机记录现场情况(如老人倒地姿势、周围环境),避免后续纠纷。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6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令人纠结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选择,更涉及到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法律风险。我能深深理解你心中的这种矛盾和顾虑。

我们内心善良的一面告诉我们“必须扶”,但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新闻又让我们感到害怕和犹豫。

首先,请理解你的纠结是完全正常且合理的。这恰恰说明你是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同时也懂得审慎思考的人。

核心原则:我们一定要“帮”,但不一定直接“扶”。

“帮”是道德责任,而“扶”是具体方法。我们的目标是安全、有效地帮助到倒地者,同时保护好自己。直接去“扶”可能不是最佳或唯一的选择。

---

一、为什么不建议盲目地“扶”?

从医学和法律角度看,盲目搀扶可能存在风险:

1. 医学风险(对老人):

· 如果老人是因脑溢血、心肌梗死、骨折(尤其是脊椎) 等原因摔倒,随意移动和搀扶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加重病情,甚至导致瘫痪或死亡。

2. 法律风险(对自己):

· 虽然中国有《民法典》设立了“好人法”条款(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但在实践中,如果缺乏证据,一旦被讹诈,依然会陷入漫长的纠纷,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

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智慧救助五步法”

请遵循以下步骤,既能帮助他人,也能保护自己:

第一步:观察环境,确保安全

· 在接近老人前,先观察周围车流、高空坠物等,确保自身安全。

· 同时,观察老人周围是否有可疑人员(如可能将其推倒后尚未离开的人)。

第二步:呼叫与评估,而非立刻搀扶

· 保持一定距离,轻声呼唤:“老先生/阿姨,您怎么样?需要帮助吗?”

· 如果老人意识清醒:

· 询问他/她哪里不舒服,是否记得摔倒的过程。

· 听从老人的意愿,如果他/她说“别动我,让我缓一缓”,请尊重他的感觉。

· 此时,你可以做的不是“扶”,而是提供其他帮助,比如帮他捡起散落的物品,询问家属联系方式。

· 如果老人意识不清或无法沟通:

· 千万不要随意晃动或搀扶他!

第三步:立即求援,保留证据

·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这是最关键、最专业的一步。向接线员清晰说明地点、老人状况。

· 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请警察到现场记录情况,这既是对老人的负责,也是对你自己最重要的保护。警察的记录可以作为法律证据。

· 寻找目击证人:礼貌地请周围的路人一起帮忙作证,并可以请求他们暂时不要离开。大声地说一句“麻烦大家帮忙一起做个见证”,很多时候会得到响应。

· 保留证据:在不妨碍救援的前提下,可以用手机拍照或录像,记录现场情况、老人状态以及你实施救助的过程。这并非冷血,而是在复杂环境下的必要自我保护。

第四步:科学施救(在能力范围内)

· 如果天气寒冷或炎热,可以为老人遮挡一下,比如用衣服或伞为其遮阳挡雨。

· 如果老人穿着过紧,可以帮他松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 如果受过专业培训,可以检查呼吸和脉搏。如果没有,请不要进行任何你不确定的医学操作,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来。

第五步:交由专业人士,协助沟通

· 当医护人员和警察到达后,将你看到的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清晰地告知他们。

· 如果可以,协助联系老人的家属。

---

总结与心态调整

“扶不扶”的答案,不是简单的“扶”或“不扶”,而是“我们一定要帮,但要聪明地帮、科学地帮”。

· 从道德上,我们无法对倒地的生命视而不见。社会的温暖正是由每一个在他人危难时伸出援手的人共同维系的。我们不能让个别的负面案例,冰封了整个社会的善良。

· 从方法上,直接搀扶往往是风险最高、效益最低的选择。打电话求助(120、110)、寻找证人、等待专业人员,这一系列行为本身就是最有效、最负责任的“扶”!

你的一个电话,可能就挽救了一条生命;你寻找的一个证人,可能就维护了社会的正义。请不要因为对“直接搀扶”的恐惧,而放弃了全部的帮助行为。

善良需要智慧来护航。 当我们用更理性、更科学的方式去行善时,我们不仅帮助了他人,也保护了自己,更能让这份善意走得更远,让“敢帮”、“愿帮”的人越来越多。

希望这个回答能打消你的纠结,让你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沉着、智慧地做出最合适的反应。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65

粉丝497

帖子8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