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奕丰金融
核心观点
1) 如果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来看,中国已在2014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约占全球GDP的18.6%;
2) 中国发展的道路可谓道阻且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总量接近翻了三番,而同期美国仅增长40%,欧洲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总量长期停滞不前;
3) 对于中国发展的质疑和评判之声从未停息,但中国经济交出的答卷是对质疑者最有力的反击;
4) 虽然中国当前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食品安全、环保等挑战,但都在积极应对,并不会在接下来几年对中国经济产生严重的打击;
5) 在中性情况下按照假设进行简单的推算,那么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26年超越美国;
6) GDP增长率与沪深300有较高的历史正相关性。展望未来,中国权益类资产有望实现不错的投资回报;
7) 大消费板块是长期看好的投资主线,人均GDP和城镇化率的继续提升都是消费升级的底层逻辑。
数据来源:howmuch.net及奕丰金融研究部编撰
所谓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是以一揽子商品的相对价格为基础来衡量购买力,而各国的真实汇率也会向购买力平价模型靠拢。和传统以美元计价的GDP衡量各国的经济总量相比,购买力平价对于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的比较更为贴合实际,能够更加精准的反应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已在2014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2018年底中国经济体量为25.4万亿世界元,占全球GDP的18.6%。同期美国这一数字为20.5万亿世界元,占全球GDP的15%。第三位则是另一发展中大国印度,占比约7.7%,整个亚洲约占全球40%,已是不可忽略的新生力量。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40年间,世界和中国人民一起见证日新月异的发展。
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的近代史,中国发展的道路可谓道阻且长。1972年中美重新建交,彼时中国经济总量为1,140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七。到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宣布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当时经历过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国经济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经济总量仅为1,500亿美元,世界排名下滑至第11位。改革开放也标志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此后的40余载,国民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千禧年后,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使得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此时中国经济总量达13,394亿美元,跃升至全球第6位。
2008年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关键之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瞩目,而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脚步也不断深化。中国在金融危机中采用基建、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刺激经济度过寒冬,尽管此举被诟病导致过剩、落后产能,但战略意义上功大于过。同时世界正经历着全球金融危机,美国量化宽松适时将压力传导至别的国家,而欧盟、日本的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后一蹶不振,经济总量长期停滞不前。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总量在2008年位列全球第三,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后危机时代的十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接近翻了三番,同期美国的经济体量增长率接近40%,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涨幅约2.4倍。而包括德国、英国、法国在内的众多欧洲国家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在这十年间几乎持平。尽管2018年中美贸易战打响,贸易和科技领域的争端持续至今,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但是中国经济仍然能够负重前行,向世界展现了大国之力。
◾“中国将会成为下一个苏联”
◾“中国经济能有今天的成绩都是靠剽窃和抄袭西方公司”
◾“中国不遵守国际秩序”
◾“除非中国的政治体系效仿西方国家,否则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中美贸易战导致大量公司离开中国”
中国显然不会成为下一个苏联,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积极贯彻改革开放方针、实行市场化经济,多年沉淀形成了强大的全球产业链基础。近些年逆全球化的趋势和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导致全球贸易额衰退,而中国却能在今年这样艰难的环境中出口屡超预期,就是最好的例证。科技和技术的革新造就了中国的华为、腾讯、京东、阿里等一系列科技巨头,5G技术更是走在世界领先地位,谈何剽窃?21世纪之初,彼时中国入世,非但不是WTO的规则制定者,更是鲜有话语权。如果多年来中国不遵守国际贸易秩序,为何还能与多国保持长期稳定的双边合作?答案只有互惠互利的公平交易这一朴素而平实的贸易基础。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所拥有的庞大的消费市场和高效的产业链基础,是任何一家跨国企业不愿放弃的市场,外资俨然成为了中国直接和间接投资越来越重要的力量。特斯拉在华建造最大工厂,而低附加值的下游制造业迁往劳动力价格更低廉的市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些不争的事实都是对质疑者最好的回应,也是最有力的反击。
虽然西方国家的许多质疑和批判之声看似杞人忧天,但中国经济确实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食品安全、环保等问题。以老龄化为例,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已经超过了0-15岁的人口数量,进入了“少子老龄化”的时代。人口老龄化将会降低国民储蓄率、减弱经济增长潜力,同时对应着劳动成本增加,对经济运行产生复杂的影响。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开放全面二胎,完善社会福利刺激生育,商业养老补充统筹养老等都是缓和老龄化问题的重要实践。此外,食品安全立法,提倡清洁能源、禁止进口“洋垃圾”等新规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可以预见的是,虽然中国当前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都在积极应对,并不会在接下来几年对中国经济产生打击。
主要假设
◾ 2020年及2021年中国实际GDP增长:1.9%和8.2%(根据国际货币组织预测);
◾2020年及2021年美国实际GDP增长:-4.3%和3.1%(根据国际货币组织预测);
◾2021年以后,中国名义GDP增长:8.4%(5% +3.4%);
◾2021年以后,美国名义GDP增长:4%(2.3% +1.7%);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未来的均值将保持在当前的6.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已经较2019年平均汇率的6.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有了近6.5%的升值)。
截至2019年末,中国和美国的名义GDP为14.34和21.37万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达到美国的2/3。近期中国坚韧的经济复苏势头也使得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的价值快速提升,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在6.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附近波动,已经较2019年底的6.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有了近6.5%的升值。如果在中性情况下按照前述假设进行简单的推算,并将2020年中国GDP按照实际汇率折算,那么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26年超越美国。虽然经济总量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均GDP仍处于全球较为落后的水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空间。
从历史数据来看, GDP增长率与企业盈利的相关性较低为0.49,但和沪深300的单年度回报有较高的正相关性为0.66。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理解,权益投资的回报主要来自于估值的扩张和盈利的改善。在经济好的年份,资金的风险偏好较高有助于推升估值的扩张,而企业盈利周期与宏观周期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虽然GDP增长率与企业盈利的相关性较低,但仍是正相关。也就是说,在宏观经济增长较快的年份,中国A股的投资回报率也有更高的概率获取高回报。
表2 GDP增速与沪深300企业盈利与回报的历史相关性
展望2021年,中国股票资产有望实现不错的投资回报。基本面来看,企业盈利增速大概率维持高速反弹。后续经济政策的导向,也有望由恢复生产,进一步转向激发消费潜力及发展核心科技。“消费”与“科技”两大主线将长期引领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相关龙头上市企业亦有望迎来持续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A股在全球各类资产中尽显优势,资金面同样吸引大量海外机构投资者持续买入。此外,从估值面来看,整体A股的估值依然合理,在环球权益市场中也处于性价比较高的位置。
看好行业:消费不改长期向好趋势,可选消费或弯道超车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待行业,大消费板块一定是我们长期看好的投资主线,也是过去二十年间权益市场表现最为突出的行业。奕丰中国研究部从2016年起连续看好大消费板块,2020年初将主要消费和可选消费同时入选三大看好行业之二,沪深300指数的10大子行业当中的这两个行业指数今年也跑出了50.9%和44.0%的好成绩,领跑全市场(截至11月底)。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量转质的转型阶段,房地产回归居住本质、基建投资逆周期调节作用逐渐淡出,消费成为了我国经济继续实现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国内大循环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也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模式会从原来追求数量型向追求质量型转变。并且,人均GDP达到11,000-27,000美元时,社会将从投资型拉动向消费型驱动转变。截至2019年底,人均GDP达到70,891元人民币,已突破10,000美元大关,意味着我国消费市场处于转型之中,消费需求依然处于待释放阶段。此时,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率将会明显助力这一转型的完成。中国居民的高储蓄率决定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并不会因为短期的经济环境波动而发生明显改变,这也在今年全球抗疫中我国能把疫情对经济的损害降到最低的底气。未来,消费升级依然是看好消费板块的主要逻辑,2019年底我国城镇化率为60.6%,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上行趋势未改。从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来看,中国在2019年底的该数据还不到四成,远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未来也具较大的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Wind及奕丰金融研究部编撰
截至202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