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权益科普丨向诈骗说“不”

飒爽   论坛守护神 楼主 2023-9-4 07:20:3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孤注一掷》的上映掀起了一股“反诈”热潮。无论是上班的打工人,还是眼神清澈的大学生,都有可能被拉入诈骗的无尽深渊。




NO.1

刷单诈骗



刷单诈骗通常以招聘兼职的形式出现,打出高额报酬、时间自由等吸引人的口号,吸引大学生参与。诈骗分子会向参与者提供虚假任务,要求他们购买指定商品或点击广告链接,然后返回购买金额并支付“劳动报酬”。然而,这些任务实际上并不存在或并不是真正的商家需求。在任务开始前,诈骗分子会承诺给予参与者高额返利,以吸引他们持续投入刷单活动。然而,任务完成后参与者往往无法得到返利或返利款项远低于承诺。

参与者在执行刷单任务时,通常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如银行账户、支付宝账户等,以便接收报酬或返还购买金额。诈骗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进一步开展其他非法活动

071841erhrod7hhhvbbcp2.png

为了防范刷单诈骗,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谨慎选择兼职:仔细考察兼职工作的来源和背景,尤其是那些语焉不详或声称能够轻松赚大钱的项目。

2. 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避免向陌生人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账户、身份证号码等。切勿将个人信息发给对方,以免被滥用。

3. 了解任务真实性:核实任务的真实性和商业需求。如果任务看起来过于简单或不合逻辑,你有可能正在走向一个陷阱!

除刷单外,面对任何涉及预先付款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的兼职,尤其是网络兼职,我们都需要首先核实雇主或中介机构的合法性和信誉,避免提前支付费用或提供个人敏感信息。




NO.2

网络购物诈骗



诈骗分子会通过各种渠道,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微信群、QQ群上发布虚假商品信息,以低价、折扣或者限时优惠等方式吸引大学生的购买欲望。他们可能使用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或者热门商品作为诱饵。

为了让大学生相信自己是合法的商家,诈骗分子甚至会创建仿冒网站或者店铺,并模仿正规商家的标识、页面设计等,让大学生难以辨认。

在完成商品选择后,诈骗分子可能会将大学生引导至虚假的支付页面。这些页面通常与真实支付页面相似,但实际上是用来窃取用户的支付信息、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的。

一旦大学生完成支付,诈骗分子往往会以各种理由拖延发货,有时干脆不发货,原因可能是缺货、系统故障等,以此来延迟退款或者继续诈骗。

如果被害人发现受到了欺诈,尝试退款或寻求售后服务时,诈骗分子通常会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或提供不合理的解决方案。他们也可能无视投诉,甚至关闭店铺或更换身份,逃避责任。

071841t28k6lygln0km6fw.png

为了防范网络购物类诈骗,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谨慎购物:购买商品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尽量选择在正规电商平台或官方渠道购买商品,避免点击可疑链接或在从未听说过的网店购买。

2. 核实商家信息:在购买之前,要仔细核实商家的资质和信誉,查看其店铺评价、相关证书等。不轻信没有信誉或者评价较差的商家。

3. 注意支付安全:确保在安全的支付页面完成交易,避免在公共网络或不可信的设备上输入敏感信息。建议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如第三方支付平台。

4. 留意价格异常:对于价格过低、折扣过高的商品要保持警惕,多方比较价格,理性判断是否为合理折扣。

5. 保留证据并投诉:在发现被欺诈时,要及时截图保存相关页面和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并向相关电商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或警方投诉举报。




NO.3

办理信用卡和贷款诈骗



诈骗分子会通过各种渠道,如短信、社交媒体等,发布虚假广告或信息,声称可以低利率、无抵押帮助大学生申请信用卡或贷款。一旦大学生受到诱惑,有意办理信用卡或贷款,诈骗分子会要求他们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学生证件、银行账户等,以便进行后续的诈骗活动。

他们可能会要求被害人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通常以各种名义存在,如申请费、保证金、服务费等。然而在支付费用后,被害人通常会发现,不仅信用卡或贷款没拿到,支出的费用也无法拿回。

之前被诈骗分子骗取的个人信息后则可能被用于其他非法活动,如身份盗用、进行虚假交易、套现等。这些活动会给被害人带来严重的财务损失和信用风险。

071842znezn6659gjre5iy.png


为了防范针对大学生的办信用卡和贷款类诈骗,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谨慎选择渠道:要选择正规渠道申请信用卡或贷款,如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不轻信来自陌生人或未经证实的广告和信息。

2.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向陌生人或不可信的网站、APP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注意保护身份证件、银行账户等重要信息的安全。

3. 警惕付费要求:要警惕诈骗分子要求支付费用的行为。在正规途径申请信用卡或贷款时,通常不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4. 学习金融知识:了解信用卡、贷款等金融产品的基本知识,提高自己的金融素养和辨别能力,以便更好地识别和防范诈骗行为。

5. 密码安全和交易验证:保护个人账户的密码安全,不使用容易被猜测的密码。在进行网上交易时,要注意验证网站的安全性,避免陷入钓鱼网站的陷阱。




NO.4

培训班和考证类诈骗



诈骗分子会以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如广告、微信群、线上论坛等,宣称可以提供特殊的培训课程或考证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竞争力。他们通常打出高薪就业、保证通过考试等口号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

为了让大学生相信自己的话,诈骗分子可能会虚构一些成功案例或者经验分享,并承诺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类似成果。他们还可能声称有特权或熟悉“内部信息”,可以确保通过考试或获得入职机会。

一旦大学生受到诱惑,有意参加培训或考证,诈骗分子往往会要求他们支付高额的费用。这些费用可能被称为报名费、培训费、资料费等,金额往往远远超过正常的培训机构或考试费用。一旦收取了费用,诈骗分子可能只提供一些价值低廉或甚至根本没有参考价值的学习材料,或者只是提供一些无效的指导和信息。此时即使被害人发现无法获得所承诺的知识和能力,也已经无法追回付出的大量资金。

在一些更为恶劣的情况下,诈骗分子可能使用不正当手段来操纵考试结果或者提供虚假的工作机会。这可能包括替考、作弊、伪造证书等行为,使被害人误以为自己通过了考试或者获得了高薪就业机会。

071842pm5rer4jdqd5j5dp.png

为了防范针对大学生的培训班和考证类诈骗,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谨慎选择: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或考证机构,并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可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查询,不轻信广告和信息。

2. 研究市场信息:在决定参加培训班或考证时,了解相关行业的就业现状和要求,明确所需证书的真实价值和认可度,避免盲目追求高薪。

3. 警惕高额费用:警惕虚构的收费名目和高额费用要求。要对价格进行合理比较,并核实费用的合理性。

4. 寻求建议:在做出决策之前,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往往能够提供相对中立的信息。

5. 学习保护自己的权益: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消费者保护法规,确保在购买服务或付费之前理解相关合同和条款。


参与人数 2宝石 +3 收起 理由
携手共进 + 2
开心星开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8)

论坛精灵   社区管理 2023-9-4 07:20:4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积分商城的礼品每天是限量的,因兑换的用户较多,所以每天可能很快就会兑完,后续还会增加更多可供兑换的礼品。(我是论坛精灵,我在不断自动学习中,请原谅我偶尔的答非所问(◡‿◡))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kurama1412   世界首富 2023-9-4 07:20: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向诈骗说“不”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断进步   世界首富 2023-9-4 07:21: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权益科普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山中人   世界首富 2023-9-4 07:26: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
保持警惕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2023-9-4 08:44:0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权益科普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u4747   金融大鳄 2023-9-4 16:34: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携手共进   论坛守护神 2023-9-4 20:17: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权益科普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携手共进 说:“种一棵树的最好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携手共进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ujlpahr   金融大鳄 2023-9-6 21:45: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权益科普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35

粉丝796

帖子11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