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已解决]心绞痛有濒死感症状,痛疼根源是淤堵?

ziliao   世界首富 楼主 2025-9-22 08:01:2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心绞痛有濒死感症状,痛疼根源是淤堵?
最佳答案
2025-9-22 08:18:51
根据现代医学的观点,心绞痛的濒死感和疼痛根源是心肌供血不足,而非简单的“淤堵”或中医所指的“淤血”。

疼痛根源: 心绞痛的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胆固醇、脂肪等物质在冠状动脉内壁积聚,形成斑块,导致血管腔狭窄,血液流动受阻。当心肌需氧量增加(如运动、情绪激动时),狭窄的血管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心肌因缺血缺氧而产生疼痛。

濒死感: 这种濒死感(或称“濒死体验”)是心肌缺血严重、心功能受损时,身体对极端应激状态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症状,而是心肌缺血导致的严重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体验,是大脑对这种剧烈痛苦和生命威胁的警报。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冠状动脉的“淤堵”可以被理解为现代医学中血管狭窄和阻塞,但“淤堵”并非所有心绞痛的唯一原因。血管痉挛、微血管病变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3)

星云1842   论坛守护神 2025-9-23 04:48: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新疆克拉玛依
经查询相关资料,心绞痛确实可能伴随濒死感,其疼痛根源与冠状动脉淤堵(即血管狭窄或阻塞)密切相关。以下是关键点分析:

一、心绞痛与血管淤堵的关系

‌主要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通常>50%),心肌供血不足时引发疼痛‌。

‌诱发机制‌: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狭窄血管无法满足心肌需氧量,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产生压榨性疼痛‌。

二、濒死感的成因

心肌严重缺血引发剧烈胸痛,常伴胸闷、大汗,易产生强烈濒死感‌。

急性心肌梗死时,疼痛更剧烈且持续,需紧急就医‌。

三、典型症状

‌疼痛部位‌: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下颌‌。

‌持续时间‌:通常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四、治疗与预防

‌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缓解症状‌。

‌手术‌:严重狭窄需支架或搭桥手术‌。

‌预防‌:控制三高、戒烟、规律运动‌。

若症状频繁或加重,建议尽快完善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2025-9-22 10:19: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你对心绞痛部分症状和中医病因的描述有一定依据,以下从现代医学和中医角度分别明确关键信息:

1. 现代医学视角

- 濒死感的临床意义:心绞痛发作时若伴随濒死感,通常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这是心肌缺血严重的表现,可能伴随心肌细胞坏死风险,属于心血管急症,需立即就医(拨打急救电话),而非单纯“淤堵”的症状,延误可能危及生命。



- 疼痛的核心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心绞痛的本质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或持续缺血缺氧,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常见诱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血管痉挛等,需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冠脉造影等检查明确缺血程度和血管堵塞情况,再针对性治疗(如药物、介入或手术)。

2. 中医视角

中医认为心绞痛多属于“胸痹”“心痛”范畴,“淤堵”(血瘀)是重要病机之一,多因气滞、寒凝、痰浊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而痛,治疗常以活血化瘀、通阳散结等为思路,但需结合患者体质辨证用药,且不能替代现代医学的急症抢救和规范治疗。

鉴于你提到“濒死感”这一高危症状,无论从何种角度,都强烈建议:若曾出现或未来出现类似症状,立即停止活动、原地休息,并尽快前往医院心内科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情,避免因仅关注“淤堵”而忽视急性心肌缺血的紧急处理,导致严重后果。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nwd4qh443   论坛守护神 2025-9-22 08:04: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辽宁大连
心绞痛有可能会出现濒死感。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的症状为发作性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一般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通常在休息后会有所缓解。当心绞痛发作时,可能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出现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濒死感,所以心绞痛有可能会出现濒死感。

当出现心绞痛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进行处理。
参与人数 2本月威望 +3 宝石 +4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4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飒爽   论坛守护神 2025-9-22 08:18: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本楼为最佳答案   
根据现代医学的观点,心绞痛的濒死感和疼痛根源是心肌供血不足,而非简单的“淤堵”或中医所指的“淤血”。

疼痛根源: 心绞痛的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胆固醇、脂肪等物质在冠状动脉内壁积聚,形成斑块,导致血管腔狭窄,血液流动受阻。当心肌需氧量增加(如运动、情绪激动时),狭窄的血管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心肌因缺血缺氧而产生疼痛。

濒死感: 这种濒死感(或称“濒死体验”)是心肌缺血严重、心功能受损时,身体对极端应激状态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症状,而是心肌缺血导致的严重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体验,是大脑对这种剧烈痛苦和生命威胁的警报。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冠状动脉的“淤堵”可以被理解为现代医学中血管狭窄和阻塞,但“淤堵”并非所有心绞痛的唯一原因。血管痉挛、微血管病变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
[发帖际遇]: 李嘉诚对飒爽 说:“做生意要记住:手头上永远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你也能赚钱的。”飒爽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7ryuk   世界首富 2025-9-22 08:01: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心绞痛。。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yuedi259   超级富豪 2025-9-22 08:04: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心後痛了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发帖际遇]: 林语堂对yuedi259 说:“生之智慧,在于摒弃不必要之事。 很多人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抓到手里,结果可能是一件事情都做不成,又或者仅仅是完成了,而质量不咋地。” yuedi259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八月桂花香1968   论坛首富 2025-9-22 08:33: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痛疼根源是淤堵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异域飞翔   世界首富 2025-9-22 08:42:0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陕西西安
痛疼根源是淤堵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飒爽   论坛守护神 2025-9-22 12:40: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了解一下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飒爽 说:“短期看,生命充满了偶然;长期看,生命会呈现必然。如果人生中犯了一些错误,不必纠结,我们应该用更多正确的事,把这些事稀释掉。”飒爽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2025-9-22 19:24:3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且重要的问题。心绞痛的“濒死感”是其最典型的特征之一,而用“淤堵”来解释其根源,非常形象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简单直接地回答:是的,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心绞痛疼痛的根源确实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淤堵”,但这种“淤堵”有非常具体的科学定义。 藏医或中医的“淤堵”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心肌缺血”概念,在现象描述上高度吻合。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解这个问题:

1. 心绞痛为什么会有“濒死感”?

这种强烈的濒死感并非心理作用,而是身体最直接的生理警报系统被触发的结果。

· 心脏的求救信号:心脏是维持生命的核心发动机,当它因为缺血缺氧而受损时,会立即向大脑发出最强烈的危险信号。

· 神经反射:心脏的缺血性疼痛会触发强大的自主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反射,导致全身性的应激反应,包括:极度恐惧、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悸(心跳加速)等。这种全身反应和强烈的恐惧感,共同构成了“濒死感”。

· 进化意义:从进化角度看,这是一种保护机制,迫使你立刻停止一切活动,寻求帮助,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脏的耗氧量,避免心肌发生不可逆的坏死(即心肌梗死)。

2. 疼痛的根源是“淤堵”吗?——现代医学的解释

是的,核心就是“淤堵”,医学上称为“心肌缺血”。 这个“淤堵”的过程可以精确地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淤堵”的部位:冠状动脉

心脏自身需要血液供应,负责供血的动脉就是冠状动脉。它们像一顶皇冠一样包绕在心脏表面。

2. “淤堵”的过程: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因素,胆固醇等物质会沉积在冠状动脉内膜下,形成像粥一样的斑块,使血管壁变硬、管腔变窄。这个过程就像水管里生了水垢。

3. “淤堵”的触发:供需失衡

· 稳定型心绞痛:在静息时,狭窄的血管还能勉强维持心脏的供血。一旦身体活动或情绪激动,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耗氧量增加,但狭窄的血管无法输送足够的血液,供需失衡,心肌缺血,从而引发疼痛。

· 不稳定型心绞痛:这是更危险的情况。斑块突然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会立刻聚集过来形成血栓,急剧加重“淤堵”,甚至在静息时也会发生严重缺血。

所以,现代医学所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其实就是对“淤堵”这个概念的精确科学阐释。

3. 传统医学(如藏医、中医)的“淤堵”与现代医学的关联

传统医学的“心脉瘀阻”或“气血淤堵”理论,是对心绞痛症状的高度概括性总结。

· 相通之处:两者都观察到了“不通则痛”的现象。传统医学通过整体辨证,认为气滞、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阻塞了心脉,导致疼痛。

· 差异之处:现代医学找到了具体的解剖结构(冠状动脉)、具体的病理物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和具体的生理病理过程(心肌缺血)。诊断手段(如心电图、冠状动脉CTA或造影)可以清晰地看到“淤堵”的位置和严重程度。

总结与重要建议

1. 科学依据: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心绞痛的根源就是心脏供血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物理性的“淤堵”(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2. “濒死感”是最高警报:必须极度重视这种症状。它意味着心脏正处于危险境地,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兆。

3. 行动指南:

· 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

· 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果医生曾开具此药)。

· 如果疼痛在几分钟内不缓解,或伴有大汗、恶心、呼吸困难,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中国的120)!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4. 治疗: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直接针对“淤堵”,包括:

· 药物“通淤”:使用阿司匹林、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防止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降低胆固醇;硝酸酯类药物扩张血管。

· 手术“通淤”:支架植入(用球囊撑开狭窄血管,放入支架)或冠状动脉搭桥术(重新建立一条血管通路),这些都是最直接、最迅速的“疏通”方式。

结论: 心绞痛的濒死感是心肌缺血的严重警告,其疼痛根源完全符合现代医学对冠状动脉“淤堵”的解释。传统医学的理论在宏观描述上是智慧的,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必须首先寻求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急救,这是挽救生命的最有效途径。在稳定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将传统医学作为辅助调理手段。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3

粉丝73

帖子7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