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老年金融消费安全风险提示

携手共进   论坛守护神 楼主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老年金融消费安全风险提示

和谐健康 11-27 16:12

随着老年群体金融需求不断增长,各类针对老年人的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多。部分不法分子利用**获取渠道较窄、风险识别能力偏弱、情感需求突出等特点,设下多重陷阱。为切实保障老年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现发布风险提示,助力老年人安享金融服务。

一、警惕“养老金融”骗局,守护晚年养老钱

此类骗局中,不法分子常以养老服务、养老理财为噱头,通过组织免费讲座、发放鸡蛋、米面等小礼品吸引老年人参与。现场以专业理财师身份,推销所谓的养老理财产品、养老公寓预订服务等,承诺好收益、稳回报,甚至以“预定床位享优惠”“投资可优先入住”等话术诱导大额投入。

风险提示:正规养老金融产品均由持牌金融机构发行,且需在金融监管部门备案。老年人参与养老相关投资前,务必通过子女陪同咨询、官方渠道核实等方式确认机构资质,切勿轻信“零风险好收益”“名额有限”等诱导性表述,更不要向陌生账户转账。

二、防范“保单服务”套路,避免权益受损

部分人员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以保单失效、收益升级、理赔异常等为由联系老年人,声称需办理保单变更、退保重投等手续才能保障权益,实则隐瞒退保损失、新保单风险等关键信息,诱导老年人办理不利于自身的业务。还有不法分子伪造保单,以“保费打折”“一次性缴清享优惠”等名义骗取资金。

风险提示:办理保单相关业务,应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热线、线下营业网点或专属代理人核实。涉及退保、变更受益人、缴费方式调整等重要操作时,务必告知子女并仔细阅读业务条款,确认费用、收益、保障范围等核心内容,留存好业务办理凭证。

三、严防个人信息泄露,筑牢安全第一道防线

老年人在日常金融活动中,易因疏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例如在非正规机构办理业务时随意留存身份证、银行卡复印件,在路边扫码领礼品时授权过多手机权限,丢弃保单、银行回执单时未撕碎个人信息等,这些行为都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用于伪造资料、盗刷账户。

风险提示:身份证、银行卡、社保卡等重要证件应妥善保管,不外借、不随意复印给陌生人;办理业务后,含有个人信息的单据需及时销毁;手机不随意下载非官方APP,不点击陌生短信链接,不向任何人透露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

若老年人不慎遭遇金融风险,应第一时间联系子女,保留好相关证据,拨打110报警,并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飒爽 + 2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4)

大球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安全风险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老年金融消费安全风险提示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yuedi259   金融大鳄 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和谐生活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yuedi259 说:“当人们得到了自己有能力回报的帮助时,这种帮助就会得到认可和感激,相反如果这种帮助是自己没有能力回报的,就只会让人焦虑和不安。人际交往中可以适当利用这种负债感来达成目的,但是过重的负债感反而难以增加对方对自己的好感。”yuedi259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飒爽   论坛守护神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风险提示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3

粉丝158

帖子5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