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已解决]立秋了,居住地还热吗?

w7kk3uznxeuv   财务自由 楼主 前天 00: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陕西咸阳
立秋了,居住地还热吗?
最佳答案
前天 00:01
立秋之后,虽然节气上已进入秋季,但具体温度因地域和气候差异很大。在中国:

‌北方地区‌(如华北、东北):

立秋后气温逐渐转凉,尤其是早晚温差增大,白天可能仍有30℃左右的闷热,但整体比盛夏舒适。比如北京、哈尔滨等地,8月中下旬会明显凉爽。

‌南方地区‌(如华东、华南、西南):

‌长江流域‌(如武汉、南京):可能延续高温到9月,俗称"秋老虎",白天可达35℃以上,湿度较高,体感闷热。

‌华南地区‌(如广州、深圳):高温可能持续到10月,尤其沿海城市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湿热感突出。

‌‌建议‌:南方朋友仍需注意防暑防晒,北方早晚可添薄外套。你所在的城市最近天气如何?可以帮你查查具体温度哦!

下面以我的居住地徐州为例:

立秋(今年8月7日左右)之后,徐州目前仍处于“末伏”阶段(8月9日-18日),天气虽较盛夏极端高温有所缓和,但白天体感仍偏热,且受近期强对流天气影响,湿度较大,体感较闷。以下是具体分析:

气温情况

当前温度:根据最新预报,8月11日徐州多云,东南风3级,气温 23℃~31℃。虽未达高温(35℃+),但31℃的日间气温配合湿度仍会带来闷热感。

对比前期:8月8日最高温曾达33℃,而9日因强降水气温降至26℃~29℃,近期气温总体呈小幅下降趋势,但尚未完全转凉。

降雨与强对流影响

近期降水频繁:8月8日-9日徐州出现强降雨过程,局部暴雨并伴随 8~10级雷暴大风。虽然10日起降水减弱,转为分散性雷阵雨,但空气湿度仍较高,体感黏腻。

对体感的影响:雨后水汽蒸发加剧闷热感(“桑拿天”效应),但雷雨时短暂降温可缓解高温。

未来趋势

短期预报(8月11日-12日):

11日:多云,23℃~31℃,东南风3级。

12日:多云,22℃~31℃,东南风3级。

白天需注意防晒防暑,早晚较舒适(22℃~23℃)。

末伏尾声:8月18日出伏后,暑热或进一步缓解,但“秋老虎”可能性仍需关注。

生活建议

防暑降温:白天减少户外活动,及时补水,利用早晚凉爽时段通风。

防范强对流:近期雷阵雨频发,需警惕突发大风、雷电,避免雨天出行。

健康提示:末伏湿热易引发中暑或心脑血管不适,若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参与人数 2宝石 +2 收起 理由
东方永恒 + 1
你我双赢 + 1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0)

大球   论坛守护神 前天 00:0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本楼为最佳答案   
立秋之后,虽然节气上已进入秋季,但具体温度因地域和气候差异很大。在中国:

‌北方地区‌(如华北、东北):

立秋后气温逐渐转凉,尤其是早晚温差增大,白天可能仍有30℃左右的闷热,但整体比盛夏舒适。比如北京、哈尔滨等地,8月中下旬会明显凉爽。

‌南方地区‌(如华东、华南、西南):

‌长江流域‌(如武汉、南京):可能延续高温到9月,俗称"秋老虎",白天可达35℃以上,湿度较高,体感闷热。

‌华南地区‌(如广州、深圳):高温可能持续到10月,尤其沿海城市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湿热感突出。

‌‌建议‌:南方朋友仍需注意防暑防晒,北方早晚可添薄外套。你所在的城市最近天气如何?可以帮你查查具体温度哦!

下面以我的居住地徐州为例:

立秋(今年8月7日左右)之后,徐州目前仍处于“末伏”阶段(8月9日-18日),天气虽较盛夏极端高温有所缓和,但白天体感仍偏热,且受近期强对流天气影响,湿度较大,体感较闷。以下是具体分析:

气温情况

当前温度:根据最新预报,8月11日徐州多云,东南风3级,气温 23℃~31℃。虽未达高温(35℃+),但31℃的日间气温配合湿度仍会带来闷热感。

对比前期:8月8日最高温曾达33℃,而9日因强降水气温降至26℃~29℃,近期气温总体呈小幅下降趋势,但尚未完全转凉。

降雨与强对流影响

近期降水频繁:8月8日-9日徐州出现强降雨过程,局部暴雨并伴随 8~10级雷暴大风。虽然10日起降水减弱,转为分散性雷阵雨,但空气湿度仍较高,体感黏腻。

对体感的影响:雨后水汽蒸发加剧闷热感(“桑拿天”效应),但雷雨时短暂降温可缓解高温。

未来趋势

短期预报(8月11日-12日):

11日:多云,23℃~31℃,东南风3级。

12日:多云,22℃~31℃,东南风3级。

白天需注意防晒防暑,早晚较舒适(22℃~23℃)。

末伏尾声:8月18日出伏后,暑热或进一步缓解,但“秋老虎”可能性仍需关注。

生活建议

防暑降温:白天减少户外活动,及时补水,利用早晚凉爽时段通风。

防范强对流:近期雷阵雨频发,需警惕突发大风、雷电,避免雨天出行。

健康提示:末伏湿热易引发中暑或心脑血管不适,若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大球 说:“穷人小心翼翼地大方,富人大大方方地小气。”大球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你我双赢   活跃之星 前天 00: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秋老虎天气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ve3mlw   世界首富 前天 00: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宣城
热情似火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字塔   世界首富 前天 00:4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陕西
白天还是热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东方百川   世界首富 前天 02: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无锡
温度太高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前天 14: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立秋后,南京鼓楼依然比较热。

8月12日鼓楼区天气为阴,最低温度25℃,最高温度30℃。未来一周,当地天气以多云和晴为主,气温在26℃-35℃之间,部分日期湿度较高,体感会较为闷热。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喜大普奔   论坛守护神 前天 14: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北石家庄
立秋后居住地是否还热,需结合地域和气候特点判断:

北方地区(如华北、东北)

立秋后1-2周早晚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可能仍有30℃左右高温,真正凉快一般要到8月底至9月初。

长江流域(如江浙沪、川渝)

高温可能延续至9月中旬,部分地区“秋老虎”现象明显,体感闷热。

华南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

受海洋性气候影响,高温天气可能持续到10月甚至11月,但9月下旬后极端炎热天数会逐渐减少。

温馨提示:立秋后仍需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避免中暑。早晚温差增大,建议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7pv29pk   论坛守护神 前天 14: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大部分地区仍会持续炎热。 ‌

气候特征

立秋后仍有“秋老虎”现象,白天炎热难消,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根据气象学标准,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22℃才算真正入秋,而立秋时多数地区仍处暑热阶段。 ‌

地域差异

江淮一带通常要到9月下旬才真正入秋,华南东部和西部需防旱防涝。北方部分地区立秋后可能逐渐凉爽,但南方仍需注意高温天气。 ‌

农耕影响

“立秋十天遍地黄”说明秋季作物成熟期临近,但此时仍需关注天气变化对作物的影响。 ‌

立秋后,上海依然比较热 。

目前受副高控制,8月12日天气为小雨,气温27℃~35℃。未来一周,当地气温依然较高,最高气温可达36℃,且多为阴天或多云天气,空气湿度较大,体感会比较闷热。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前天 14:3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立秋虽过,但全国大部地区仍被高温牢牢掌控,2025年因“晚立秋”“母秋”与“秋包伏”三重因素叠加(立秋午后、农历双数、末伏全在立秋后),高温消退时间显著延长,预计需5-7天才能初步缓解。以下是各地区具体情况及趋势分析:

---

### 🔥 **一、全国高温现状与区域差异**

1. **南方地区:持续“蒸煮模式”**

- **长江流域(江浙沪/川渝/两湖)**:

武汉、南京、重庆等“火炉”城市持续38℃以上高温,武汉8月10日达39.2℃;杭州未来3天最高温38~39℃,午后雷阵雨短暂却难解酷暑。

- **原因**: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且稳定控制,叠加干旱少雨(长江流域降水偏少3~5成)。

- **华南(闽粤琼)**:

厦门、广州、深圳体感闷热(湿度60%~85%),厦门连续多日最高温34~36℃。高温高湿天气或持续至**10月上旬**,需台风或强冷空气方能缓解。

2. **北方地区:早晚温差拉大,但白天仍炎热**

- **华北(京津冀/山东)**:

北京、石家庄等地白天气温可达35℃,但湿度低于30%,体感“干烧”;早晚温差增至8~10℃,夜间最低温约26℃。

- **东北(黑吉辽)**:

黑龙江大部白天最高温26~28℃,夜间低温仅12~17℃(如大兴安岭)。哈尔滨、牡丹江等南部城市需等到**8月14~18日**才正式入秋。

3. **西北/东北最快转凉区**:

黑龙江黑河、伊春等地已入秋,沈阳、哈尔滨预计**8月25日后**明显转凉,昼夜温差达15℃,“午穿纱,晚穿袄”渐成常态。

---

### ⏳ **二、高温何时缓解?关键时间节点**

- **全国性降温信号**:8月19日三伏结束,北方加速降温,但南方高温可能延续**10~15天**。

- **分区域退烧时间表**:

- **华北**:8月底白天气温回落至30℃以下,9月中旬正式入秋。

- **长江中下游**:9月中旬后高温逐步消退,“秋老虎”最长可持续至9月下旬(如上海2013年纪录)。

- **华南**:需等到10月上旬,台风成为破局关键。

---

### 🛡️ **三、科学应对建议**

高温“超长待机”下,需针对性防护:

- **避开高危时段**:10:00~16:00减少外出,心脑血管患者避免晨练(5:00~8:00易发中风)。

- **防暑组合策略**:

- 户外:UPF50+防晒衣 + SPF30防晒霜双重防护;

- 居家:空调26℃+风扇促进循环,省电且防“空调病”。

- **健康管理**:

- 每日饮水≥2000ml,搭配电解质饮品(如淡盐水);

- 糖尿病患者注重足部护理,老人儿童穿包趾鞋防“寒从足入”。

---

### 🌤️ **四、未来趋势与秋意信号**

尽管酷暑难耐,初秋迹象已悄然显现:

- **物候变化**:北方梧桐叶黄、蟋蟀鸣声渐稀,燕子开始南迁。

- **降水模式转变**:北方“一场秋雨一场寒”,华南需靠台风打破闷热。

- **长期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秋老虎”强度与持续时间呈增长趋势,2025年虽弱于2022/2024年,但“晚母秋”组合仍不可小觑。

> 💡 **温馨提示**:高温“余威”不减,尤其立秋后中暑风险反升(广州医院统计患者增20%)!建议下载中国天气网APP订阅“入秋进程”功能📲,实时跟踪属地降温动态。静待处暑(8月23日)后,真正的秋凉将自北向南翩跹而至。
参与人数 1本月威望 +3 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诸葛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本月威望 +3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0

粉丝2

帖子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