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春秋时,孔子的学生曾子,读了很多的书,也成为了儒家的代表人之 ...

健康快乐   发帖之星 楼主 2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春秋时,孔子的学生曾子,读了很多的书,也成为了儒家的代表人之一。

曾子的妻子,耳濡目染,也学到了很多儒家的知识,对公公婆婆是特别孝顺。

有一天,曾子让妻子蒸梨给老父亲吃。大概是因为火候不到,梨子就没有蒸熟。

曾子见状,非常生气,要把妻子休掉。

曾子说:“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到,以后遇到大事,岂不是更加糟糕。”

蒸藜不熟,曾子休妻,这样的典故,在今天看来,确实有点过分了。大不了就把梨子再放到锅里,再蒸一阵子,还没有上升到夫妻散伙的地步。

但是从孝道来看,体现了一个特点:曾子结婚之后,不是一个怕妻子的人。曾子在小家庭里,还是可以真正当家做主的。

一个儿子,在结婚之后,还是一如既往地关爱父母,不受到妻子的阻扰,不被枕边风吹倒。

俗话说:“娶了媳妇忘了娘。”就是说,一部分男人,一旦结婚后,就把父母忘记了,也完全听从妻子的主张。

妻子讨厌公公婆婆,或者非常计较婆媳矛盾。**在妻子的一边,父母就变成了恶人。曾经父母养大儿子,给儿子支付彩礼,买婚房的事情,都被遗忘了。

男看后,第一就是看结婚之后的表现,是不是一如既往地把父母当人看。

曾子把自己一生所学,都教会了儿子曾申。

有一个叫吴起的人,走了几百里路,来拜曾申为老师,学习儒学。

有一天,一个老乡告诉吴起:“你的母亲过世了。”

吴起为了学业,就决定不去奔丧。

曾申就把吴起赶出去——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还算什么儒家?

事实证明,儿子孝顺是表象,而儿子的后台,还站在儿媳。儿媳往往是操盘手。好的儿媳,是儿子的后盾,公公婆婆也能沾光。

可见一般,男人看后,第二就是看家中老人过世后,男人是否当大事;男人有没有坚持给祖宗扫墓。或者说,老人病倒之后,男人有没有承担主要责任。

如果从尽孝的具体条件来看,男人需要有钱,有事业,有出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都要钱。而钱的来源,是知识、业绩、人生谋略等。

男看后,第三就是看男人的后背,是否厚实,有没有尽孝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3)

nwdlakc3j   世界首富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西太原
认真学习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yuedi259   超级富豪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春秋时期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334tu3   活跃之星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亳州
了解了解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21

粉丝119

帖子7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