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用手“挣”钱,用“钱”赚钱

无懈可击   论坛守护神 楼主 5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今天听到一个博主解释攒钱与赚钱的区别,觉得说得很清楚,甚至还追溯了词语的来源。下面是他的原话:

什么叫“赚钱”?“赚”字由“贝”(代表钱财)和“兼”(兼并)组成,意思是用钱去生钱,这才是真正的赚钱。但如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大学,其实都不教学生怎么赚钱,而是教他们如何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

有人可能会反对:“不对,我学习好,找份好工作也能赚钱。”但那其实不叫“赚钱”,叫“挣钱”。“挣”字由“手”和“争”组成,意味着你要用双手去争取,说直白点,是要像牛马一样辛苦劳作才能得到,这叫挣钱。

道理已经很明白了:学校可以教授各种知识,唯独不教赚钱。

那我们的孩子该如何教育?智商、情商、财商,三者该如何平衡?

财商教育的缺失,或许正是当下教育里最隐蔽的一块短板。学校教孩子解方程式、背元素周期表,却很少告诉他们如何让手里的钱产生复利;教他们礼貌待人、团队协作,却鲜少提及如何用资源整合的思维解决问题。

于是,很多人走出校园后,便陷入了“挣钱”的循环:用时间换薪水,用健康换晋升,一旦停止劳作,收入便随之中断。而那些懂得“赚钱”逻辑的人,早已明白:财商不是教人投机取巧,而是培养一种“钱生钱”的思维——比如用业余时间打磨一项能产生被动收入的技能,用闲置资金尝试低风险的理财,甚至在主业之外搭建一个小小的商业闭环。

对孩子而言,智商是生存的基础,情商是立足的支撑,财商则是打破阶层固化的隐形翅膀。不必过早教他们研究K线图,却可以从让他们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开始:学会区分“需要”和“想要”,懂得延迟满足,尝试用劳动换取报酬(比如帮家里做家务获得奖励)。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实则是在培养他们对“钱”的认知——钱不仅是消费的工具,更是可以创造价值的种子。

毕竟,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培养“优秀的工具人”,而是让孩子拥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当智商让人看清世界,情商让人融入世界,财商或许就能让人在世界里,活得更从容、更自主。

这也是普通家庭,普娃教育该补上的课程——情商与财商教育,而这两方面教育必须家长积极参与,因为学校教育是缺失的。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开心星开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无懈可击 说:“你能得到的收益,取决你能承担的最大风险值这个阈值。所以你要考虑的,是每个选择的最坏结果,你是否能够承受?在可以承受最坏结果的那些选择中找出最大收益的选项。”无懈可击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4)

八月桂花香1968   论坛首富 5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吉林长春
挣钱赚钱能力都要有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萤火微凉浅草暖   论坛首富 5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挣钱的学问。。。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lakc3j   世界首富 5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西太原
努力赚钱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w7kk37vchhhl   金融大鳄 5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西吕梁
用钱赚钱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4

粉丝702

帖子1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