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黄仁勋:美国已批准出口许可,将开始向中国销售H20芯片。为什么 ...

珍珠贝贝   活跃之星 楼主 昨天 19: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黄冈
黄仁勋:美国已批准出口许可,将开始向中国销售H20芯片。为什么老美现在批准可以发货?会不会有什么歪主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2)

nwd334tu3   活跃之星 昨天 19: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宿州
黄仁勋:
参与人数 1宝石 +3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3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3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高通LTE技术   论坛守护神 昨天 19: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黄冈
黄仁勋宣布美国已批准向中国销售H20芯片,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政策调整‌

美国于2025年4月曾禁止H20芯片对华销售,但7月15日批准了英伟达的出口许可,解除了这一限制‌12。此次解禁可能与商业利益或技术管制政策的阶段性评估有关,H20作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合规阉割版”芯片,性能仅为旗舰产品H100的15%-30%,但仍占英伟达中国区收入的80%‌。

‌芯片定位与市场需求‌

H20是基于Hopper架构的AI加速器,采用CoWoS先进封装技术,适用于垂类模型训练和推理,性能略高于华为910B,但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求‌24。中国市场对中端AI芯片的需求旺盛,且英伟达明确表示“中国市场对美国公司非常重要”‌。

‌商业战略补充‌

英伟达同时宣布推出RTX Pro GPU,定位为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设计‌67。恢复H20销售可能与其整体产品线布局及弥补禁令造成的55亿美元损失有关‌。

‌中方态度‌

中国外交部对此回应称“不对企业行为作具体评论”,但强调“反对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的一贯立场‌。
参与人数 1宝石 +2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2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2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lakc3j   世界首富 昨天 20: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西太原
关注新闻
参与人数 1宝石 +1 收起 理由
小财神 + 1 解决零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宝石 +1

[发帖际遇]: 神秘人对nwdlakc3j 说:“你在一个群体的地方是否牢靠,不取决与你有多厉害,或者是有多勤奋,而是取决于你是不是占据了一个心智,是不是“不可或缺”。”nwdlakc3j 听后得到了2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星开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0:1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苏州
美国批准英伟达向中国销售H20芯片的决定,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商业利益、技术竞争、地缘政治博弈以及中美贸易谈判的阶段性妥协。这一决策背后既有英伟达的积极游说,也有美国的战略考量,但同时也可能隐藏着一定的技术控制和市场主导意图。以下是具体分析:

### 1. **商业利益驱动**

- **英伟达的中国市场依赖**:中国市场占英伟达全球营收的13%(约170亿美元),H20芯片的禁售导致英伟达在2025年第二季度损失55亿美元,并影响其股价。黄仁勋多次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并警告美国,长期封锁可能导致英伟达永久失去中国市场。

- **中国AI市场的巨大需求**:中国企业(如腾讯、字节跳动)因AI推理需求已累计预订180亿美元的H20订单,解禁将重启市场增量。

### 2. **美国的战略调整**

- **“低端放行,高端封锁”策略**:美国商务卢特尼克明确表示,H20属于“第4级”芯片,并非最先进技术,目的是让中国依赖美国技术,而非推动其高端AI发展。美国希望通过允许低性能芯片出口,维持中国对美国技术生态(如CUDA)的依赖,同时限制中国获取更高端算力。

- **稀土谈判的筹码**:此次解禁可能与美国在稀土永磁材料出口谈判中的让步有关,形成“磁铁换芯片”的交换框架。

### 3. **国产替代的倒逼**

- **华为昇腾等国产芯片的崛起**:华为昇腾910B的性能已超越H20(FP16算力256 TFLOPS vs. H20的148 TFLOPS),且成本更低。美国意识到全面封锁可能加速中国自主芯片的发展,因此选择有限度开放,以延缓中国技术突破。

- **中国AI芯片自给率提升**:预计2025年中国AI芯片自给率将达40%,美国希望通过低端芯片维持市场影响力。

### 4. **可能的“歪主意”**

- **技术依赖与控制**:美国希望中国开发者继续使用CUDA等美国技术生态,从而长期受制于美国标准。

- **政策反复性风险**:美国仍保留“逐案审批”机制,未来可能随时收紧出口,使中国企业面临供应链不确定性。

- **分化中国AI产业**:通过提供“够用但不够强”的芯片,美国可能试图让中国企业在短期算力需求和长期自主可控之间陷入两难。

### 5. **中国的应对策略**

- **短期利用,长期自主**:中国企业可能采取“混搭战术”,用H20处理推理任务,同时加速国产芯片(如昇腾)在训练场景的应用。

- **政策扶持国产替代**:中国计划到2027年将国产AI芯片市占率提升至40%以上,并通过能效标准限制进口芯片。

### 结论

此次解禁是美国在商业利益、技术竞争和地缘政治之间的权衡结果,既是为了缓解英伟达的财务压力,也是为了维持对中国技术的“温水煮青蛙”式控制。然而,中国AI产业的自主化趋势已不可逆转,未来竞争焦点将转向芯片生态(如CUDA替代方案)和先进制程突破。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鱼羊鲜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0: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南京
2025年7月15日,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对华出口许可,英伟达将立即恢复向中国市场销售该芯片。美国批准发货主要有以下原因:

• 企业利益驱动:中国市场对英伟达至关重要,2024年中国市场占英伟达全球营收的12.5%,营收额高达170亿美元。H20芯片禁令颁布后,英伟达营收遭受重创,2026财年第一季度因芯片库存过剩,计提了45亿美元费用。巨大的商业利益损失以及对未来市场份额的担忧,促使英伟达积极游说美国调整政策。

• 技术封锁效果有限:美国单纯的技术封锁并未达到遏制中国AI发展的目的,反而促使中国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中科院计算所研究指出,国产替代进程已不可逆,预计2027年国产芯片市占率将突破45%。美国意识到,继续限制H20芯片出口,不仅无法阻挡中国AI产业发展,还可能导致美国科技企业在华利益严重受损。

美国此次批准发货可能存在以下“歪主意”:

• 维持产业话语权:H20芯片无法用于训练GPT4级别的万亿参数大模型,仅适用于中小模型以及边缘AI部署。美国通过放行这类产品,可继续维持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削弱中国推进自主替代的紧迫性,保证美方企业利益最大化。

• 巩固软件生态优势:英伟达可通过自身的CUDA软件生态开发、开发工具链、AI框架兼容性等,继续锁住全球AI行业的开发门槛,维持其作为行业标准制定者的地位,对中国芯片厂商在软件生态等软实力层面形成压制。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喜大普奔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0: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北石家庄
美国批准向中国销售H20芯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商业利益因素:中国市场对英伟达至关重要,H20芯片曾为英伟达带来巨额收入,2024年占其中国区营收的85%左右。禁售导致英伟达损失惨重,2025年第一季度就损失了约25亿美元销售额,两个季度加在一起,预估亏损135亿美金。恢复对华销售H20芯片,能让英伟达重新获得中国市场利润,缓解业绩压力。

全球芯片格局变化: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崛起,打破了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2025年一季度,国产AI芯片出货量同比暴涨40%,华为昆仑芯2.0的算力已逼近英伟达A100,寒武纪思元600在边缘计算场景的性能超越H20。若H20彻底退出中国市场,英伟达未来3年将损失超80亿美元,而中国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将顺势突破35%。美国不得不做出战术妥协,以避免英伟达等企业在全球芯片市场的份额进一步被挤压。

供应链反噬效应: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封锁,对自身供应链也造成了反噬。从ASML的光刻机到应用材料的刻蚀机,从台积电的代工到高通的设计工具,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依赖中国市场。2025年上半年,美国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应用材料的在华营收同比暴跌25%,荷兰ASML的EUV光刻机订单因“无法向中国供货”被迫削减30%。美国芯片产业的“脱钩”成本,早已超过了“封锁”的收益。

美国批准向中国销售H20芯片,可能存在的“歪主意”有:

扰乱国产芯片发展节奏:部分中国企业可能会因H20芯片解禁而产生依赖心理,放缓国产芯片的研发和应用进程。国内刚刚兴起的国产芯片生态可能会受到冲击,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也可能受挫,影响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发展的根基。

巩固市场地位与技术体系影响:通过持续向中国市场供应H20芯片,英伟达可以巩固其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地位。即使未来中国国产芯片崛起,英伟达也能凭借先入为主的优势和庞大的用户基础,与国产芯片展开竞争。而且,中国企业使用英伟达的芯片,难以完全摆脱其技术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仍会受到西方资本的影响和制约。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球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1: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美国在此时批准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销售,表面是商业妥协,实则暗含复杂的战略博弈。这一决策的动因与潜在意图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美国批准解禁的直接动因

1. **商业压力倒逼政策调整**

- **英伟达的游说与损失**:中国市场占英伟达全球营收的13%(约170亿美元),H20被禁导致其两季度损失超100亿美元,库存积压计提45亿美元费用。黄仁勋多次警告“失去中国市场将削弱美国技术竞争力”,并密集游说美国。

- **产业链连锁反应**:禁令波及全球AI供应链,包括台积电、SK海力士等合作伙伴,引发美国科技巨头(微软、OpenAI等)集体呼吁放松管制。

2. **中国国产替代加速的倒逼**

- 华为昇腾910B性能已超越H20(FP16算力256 TFLOPS vs H20的148 TFLOPS),成本低20%;寒武纪Q1营收同比暴增4230%。美国意识到单纯封锁反而加速中国技术自主,禁售H20已失去实际意义。

- 中国AI芯片自给率预计2025年达40%,头部企业(如阿里、腾讯)采用“混搭战术”(H20推理+昇腾训练),成本降60%。

3. **中美谈判的交换筹码**

- 解禁与中方在**稀土、永磁体出口**的让步直接关联。美国议员卢特尼克直言“H20销售是稀土协议的一部分”。

- 6月中美伦敦会谈达成框架:中方放宽稀土出口,美方部分取消技术限制。

二、美国的“歪主意”:战略意图与潜在风险

1. **以低端芯片锁死技术天花板**

- H20是**特供阉割版**(性能仅为H100的15%-30%),无法支持万亿级大模型训练,主要适用于推理场景。美国通过出口低性能芯片,既赚取利润,又延缓中国高端AI发展。

- 同步保留对**高端芯片(如H100、B100)的禁运**,确保技术代差优势。

2. **捆绑生态,维持长期依赖**

- 中国90%的AI代码基于英伟达**CUDA生态**开发,迁移至华为昇腾MindSpore等平台需额外投入3000万元/企业。H20解禁可强化CUDA黏性,阻碍国产生态替代。

- 黄仁勋明言:“美国技术堆栈应成为全球标准,如同美元地位”。

3. **政策反复性埋雷未来**

- 美国仅放开H20,但保留**“许可证制度”**,随时可能再次断供。例如4月禁令突袭导致英伟达百亿损失,政策风险未消。

- 黄仁勋同步推出性能更低的**RTX Pro**(数字孪生专用)及计划中的**B30**(移除HBM和NVLink),试图以“超阉割版”延续市场控制。

中美AI芯片竞争现状对比

| **指标**         | **英伟达H20**                     | **国产替代(华为昇腾910B等)**       |

| **性能**         | FP16算力148 TFLOPS               | FP16算力256 TFLOPS(超H20 73%) |

| **成本**         | 较高                             | 低20%左右               |

| **生态**         | 成熟CUDA生态(迁移成本高)       | MindSpore等逐步完善(政务国产化率35%) |

| **政策风险**     | 美国许可制,随时可能断供         | 完全自主可控                        |

| **适用场景**     | 垂类模型推理、轻量训练           | 大模型训练+推理,部分场景效率超H30% |

三、对中国的影响与应对

- **短期利好**:缓解算力缺口,尤其对依赖CUDA的中小企业和推理场景(如金融、医疗影像)。

- **长期警醒**:

- **自主生态不可逆**:头部企业加速“去英伟达化”,华为昇腾集群性能已匹敌英伟达GB200,国产GPU企业(沐曦、摩尔线程)冲刺科创板。

- **政策反制**:中国计划2027年将国产AI芯片市占率提至40%,并通过能效标准限制进口芯片。

总结:博弈远未结束

美国的“放行”本质是**策略性妥协**:以低端芯片换取商业利益、延缓中国自主进程,同时维持技术枷锁。然而国产替代已成大势,正如工信部专家所言:**“H20是别人给的糖,自己种的树才是根基”**。未来胜负取决于中国能否在**芯片生态(如CUDA替代方案)和先进制程**上突破封锁,而美国政策的反复性仍是全球产业链的最大风险。
[发帖际遇]: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对大球 说:“乐观是养生的唯一秘诀。”大球 听后得到了1 颗宝石。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飒爽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1: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美国政府在2025年7月批准英伟达向中国销售H20芯片的决定,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中国已实现技术自主突破‌

美国财长解释称,解禁H20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已研发出性能相当的国产芯片(如华为昇腾910B/C),继续封锁已失去意义‌。中国在AI芯片领域的自主化进程加速,包括昇腾系列芯片性能接近英伟达A100,国产超算和产业链闭环形成技术替代能力‌。

‌美企商业利益受损‌

英伟达因禁令损失惨重:2025年前两季度累计损失135亿美元收入,中国市场占比从12.5%暴跌至近50%份额‌。

AMD等企业同步施压,美国政府面临半导体行业游说压力,需平衡技术封锁与本土企业生存需求‌。

‌中美博弈的阶段性妥协‌

6月中美经贸高层对话达成部分协议,中国扩大稀土出口换取美国放宽芯片管制,H20解禁是这一交换的体现‌。特朗普政府转向“精准管控”策略,放弃全面脱钩‌。

‌技术封锁的反效果‌

黄仁勋多次警告,禁令反而刺激中国加速技术自主,华为等竞争对手快速崛起,美国可能永久失去中国市场主导权‌。H20作为“降级版”芯片,其解禁既维持了美国技术优势的象征性,又避免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的商业风险‌。

‌地缘政治缓和信号‌

黄仁勋访华前与特朗普会面,推动政策调整,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有限开放维持对华技术影响力,同时缓解两国紧张关系‌。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nwd4qh443   论坛守护神 昨天 22: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批准向中国销售H20芯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商业利益因素:中国市场对英伟达至关重要,H20芯片曾为英伟达带来巨额收入,2024年占其中国区营收的85%左右。禁售导致英伟达损失惨重,2025年第一季度就损失了约25亿美元销售额,两个季度加在一起,预估亏损135亿美金。恢复对华销售H20芯片,能让英伟达重新获得中国市场利润,缓解业绩压力。

全球芯片格局变化: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崛起,打破了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2025年一季度,国产AI芯片出货量同比暴涨40%,华为昆仑芯2.0的算力已逼近英伟达A100,寒武纪思元600在边缘计算场景的性能超越H20。若H20彻底退出中国市场,英伟达未来3年将损失超80亿美元,而中国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将顺势突破35%。美国不得不做出战术妥协,以避免英伟达等企业在全球芯片市场的份额进一步被挤压。

供应链反噬效应: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封锁,对自身供应链也造成了反噬。从ASML的光刻机到应用材料的刻蚀机,从台积电的代工到高通的设计工具,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依赖中国市场。2025年上半年,美国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应用材料的在华营收同比暴跌25%,荷兰ASML的EUV光刻机订单因“无法向中国供货”被迫削减30%。美国芯片产业的“脱钩”成本,早已超过了“封锁”的收益。

美国批准向中国销售H20芯片,可能存在的“歪主意”有:

扰乱国产芯片发展节奏:部分中国企业可能会因H20芯片解禁而产生依赖心理,放缓国产芯片的研发和应用进程。国内刚刚兴起的国产芯片生态可能会受到冲击,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也可能受挫,影响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发展的根基。

巩固市场地位与技术体系影响:通过持续向中国市场供应H20芯片,英伟达可以巩固其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地位。即使未来中国国产芯片崛起,英伟达也能凭借先入为主的优势和庞大的用户基础,与国产芯片展开竞争。而且,中国企业使用英伟达的芯片,难以完全摆脱其技术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仍会受到西方资本的影响和制约。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奖励规则

HOT • 推荐

关注16

粉丝78

帖子15747